农业景观公园设计不仅只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它还表达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尽管今天人们依然从实用的角度看待农业,但是在生态的视角下,农业所具有的美的特质就需要被重新挖掘。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使得人类与农业的关系也相应发生着改变,逐渐由完全的索取转变为互相的依存。农业不再作为单一的生产对象,同时也作为新的审美对象,作为一种生产性的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
1、经济性
农业景观公园设计的生产性是排在前面的,只有在满足人类生存的前提下,农业才有成为景观并被人类欣赏的可能。在公园中引入农业景观其生产性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通过生产实战尝试才能使人们了解农业景观的诸多优势与多功能属性。
2、自发性
农业景观并没有经过美学设计,人们在农业劳动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促使他们根据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地形、河流、气候、季节等因素进行对自然的改造王作。它是非常科学和实际的"设计"成果,是与自然同构的集体无意识形态,这种自发性将会反过来引导农业不停地向前发展。
3、地域性
农业景观的地域性差异首先直观地体现在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之上,无论是阳光、气候、地貌还是水文环境都会对农业景观特色的形成产生影响。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不同,适合养殖的动物也不同,人们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工具也会随之而改变。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文化作用在人造环境上会出现更大差异,甚至人类文化的审美层面都会受到地域性因素的影响
农业景观的形成是人们在与自然不断较量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回避自然的暴躁和如何享受大自然的亲切的过程,从事生产的农民也许并不能感受到农业景观的美感,这种审美体验一定是通过文化的美学标准来实现的。而文化却又恰恰因农业而产生,景观公园设计是一种循环往复的交互反馈过程。